查看原文
其他

走近前沿新材料I:合金材料界“新秀”——高熵合金

闫薛卉,张勇 今日新材料 2023-01-06
‍‍闫薛卉,张 勇
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,北京科技大学


一、合金名字的由来

作为合金材料界的新秀,“高熵合金”的问世与“熵”(entropy)的贡献密不可分。那到底什么是“熵”呢?所以,在正式揭开高熵合金的神秘面纱之前,先让我们去看看“熵”的世界。“熵”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于1865年所提出。在热力学上,熵是表征系统混乱度的一个参数:系统的混乱度越大,则熵值就越高。以体育课的场景为例(图1),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“熵”的魅力:

(1)低熵状态:当大家都穿一样的校服,只有零星的几个服装不同,队伍排列整齐,呈紧密堆簇状态进行热身活动时,每位同学的活动范围较小,整个体系的“熵”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。

(2)高熵状态:当大家穿各种服装,队伍解散后,同学们进行自由活动时,活动范围增大,整个班级的混乱度增加,从而体系的“熵”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。 

图1 “熵”的变化

以此类推,我们假设每一位同学代表的是构成合金的最小的单元——“原子”;当原子处于“站队”状态下时,原子的排列紧凑有序,这时合金体系处于“低熵”的状态;反之,若合金体系的原子处于“自由活动”的无序状态时,合金体系则处于“高熵”状态。

相较于传统的合金,这个合金材料界的“新秀”具有高的熵值。所以,材料学家们命名它为“高熵合金”。高熵合金的“高熵”是指的是在原子尺度上的化学无序或者拓扑无序,即合金的原子排列混乱度高,处于一个无序状态。高熵合金的概念介绍完毕,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如此神奇的“合金新秀”是如何被发现的呢?


二、 “金子总会发光的”:高熵合金的发现

高熵合金的发现早在18世纪的后期就埋下了伏笔。德国科学家和冶金学家Franz Karl Achard在课题研究过程中,开展了一项创新性研究,他们制备了一系列包含5到7种元素的多组分合金。但不幸的是,这项意义非凡的工作几乎被世界各地的冶金学家所忽视。直到1963年,这项工作才被Cyril Stanley Smith教授(史密斯,1963年)注意到并进行了报道。根据现有的实验记录推测,该研究应该是关于高熵合金开展的最早的研究工作。

由于科学家们对这项工作的忽视,导致了高熵合金发展的中断。直至20世纪90年代,高熵合金才获得了发展的新契机。1993年,英国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“混乱原理”,他认为合金材料的熵越高,越容易形成一种非晶态的结构。与此同时,台湾学者叶均蔚等人提出了新颖的合金设计思路,设计一种具有多个组元、高混合熵的合金,并为它命名为高熵合金。然而,科学研究的道路总是漫长的,在高熵合金的设计思路提出之后,相关的研究结果一直没有得到发表。

直至2004年,英国的Cantor教授在熔炼一组髙混合熵的合金的时候发现,合金并没有形成预期的非晶态结构,反而出现了许多脆性的晶态相。实验结论无疑与“混合原理”是不相符的,反而对叶教授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证实,这一惊奇的发现正式为高熵合金的诞生拉开了帷幕。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,北京科技大学的张勇教授进行了理论解释,为高熵合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。至此,高熵合金逐渐开始成为合金材料界一颗耀眼的新星。

作为合金界的新秀,科学家们对高熵合金研究的热情与日俱增。短短的十几年时间,高熵合金的概念已经扩展到了高熵陶瓷,高熵薄膜,高熵钢,高熵高温合金,铝镁系高熵轻质合金,高熵硬质合金等。


三、“我的与众不同”:高熵合金的特点

高熵合金从合金体系的构型熵原理出发,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合金设计视角。相较于传统合金,高熵合金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发展特点。我们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了解一下高熵合金的与众不同吧。

(1)合金成分的特点:高熵合金采用多主元混合的方式引入“化学无序”,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主导元素。相较于传统合金,设计合金时不再以一种合金元素为主要组元,而是包含多种主要合金元素的多基元合金。因此,高熵合金在成分设计时,具有以下两个特点:

1)合金组成元素等于或多于5个组元;

2)每个元素原子百分比大于5%,小于35%。


(2)合金发展的特点:随着高熵合金的发展,高熵合金的概念不断被完善;到目前为止,高熵合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。从合金组成元素,相结构等角度出发,高熵合金的发展特点可以归纳如下:

1)第一代高熵合金:由5种或5种以上的合金元素组成,组成元素含量配比为等原子比,相结构为单一相的成分复杂合金;

2)第二代高熵合金:由4种或4种以上的合金元素组成,组成元素含量配比可为非等原子比,相结构为双相或多相的复杂固溶体合金;

3)高熵薄膜或陶瓷


(3)相结构的特点

虽然高熵合金组成元素较多,但是在凝固后往往能够形成相对简单的相结构。随机互溶的固溶体是高熵合金典型的组织,包括FCC、BCC以及HCP结构,如图2所示。此外,非晶态相也会在合金中生成。

图2 高熵合金的相结构

(4)已证实的性能特点

研究表明,高熵合金具有众多优于传统合金的优异性能。目前,性能上的五大效应已被证实,其分别为低层错能、热稳定性、抗辐照、抗腐蚀以及易于克服性能上的“trade-off”效应。


四、“我的用武之地”:高熵合金的应用

高熵合金独特的设计理念赋予了其众多优异的性能,如良好的低温力学性能,耐蚀耐磨性能,耐高温,优异的软磁性能等,在工程应用领域展现出了远大的发展前景。那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,小小的高熵合金可以在哪些领域发挥它的“光与热”吧。

  • 高熵软磁材料

典型的软磁材料(图3),可以用最小的外磁场实现最大的磁化强度。软磁材料易于磁化,也易于退磁,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中。经研究表明,一些高熵合金体系具有优异的软磁性能。同时,可以解决目前常规软磁材料的力学性能差,铸造性能不稳定的缺陷;在电机、变压器等工业领域展现出了非常大的发展潜力。

图3 高熵软磁材料的性能及应用

  • 高温合金材料

高温合金是指能够在高温及一定应力条件下长期工作的金属材料,需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,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热腐蚀性能,良好的疲劳性能、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,是发动机热端部件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。经研究表明,高熵合金在高温的条件下,具有非常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,这为一些在极端环境服役下的器件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。如在发动机叶片(图4),高温服役工程材料上,高熵合金均展现出了非常大的发展潜力。

图4 飞机发动机叶片

  • 硬质刀具涂层

硬质刀具涂层是指通过在硬质合金刀片的表面上涂覆一层高硬、耐磨的合金薄层,作为常用的车、铣、刨、磨常用工具刀的保护涂层。高熵合金的高硬、高强的特点刚好可以满足这一材料的需求。

  • 高熵光热转换材料

光热转换是指通过反射、吸收或其他方式把太阳辐射能集中起来,转换成足够高温度的过程,以有效地满足不同负载的要求。特殊的服役环境要求材料在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的同时,需要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、较低的膨胀率及耐候性。研究表明,高熵合金薄膜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及耐高温性能;这为提高光热转换效率,例如集热管(图5),提供了新的发展潜力。

图5 光热转换器的集热管


  • 轻质高熵合金材料

轻量化是未来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,近年来高熵合金也开展了轻质材料的研究,并开始实现商业化应用。常见的有手机壳,手机卡槽等精密期间(图6)。

  • 其他

高熵焊纤材料、低活化高熵合金、模具材料、催化材料,半导体扩散阻挡层材料。


图6 轻质合金器件


五、“我的未来”:高熵合金的发展方向

高熵合金材料如何才能进一步的发展?这个问题是科学家们在发展一类新材料时最关心的问题。只有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,才能“事半功倍”,让高熵合金更好的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国防工程中。在高熵合金未来的发展中,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:

(1)寻求材料发展的高“性价比”区域

从传统合金到高熵合金,材料的发展呈现了一个“熵增加”的发展趋势。但是,实验结果表明,混合熵与材料的性能之间为非线性关系(图7)。简言之,并非是合金材料的混合熵值越高,合金性能越好;所以,一味的追求“高熵”并不能够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无限的优化。此外,随着合金材料的熵值的增加,合金的构成元素数目也逐步增加。这意味着,合金的造价成本也要随之升高。故而,一味追求高的混合熵非但不会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提升,反而增加合金的成本,造成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的局面。根据统计获得的合金“性价比”图可以发现,最具性价比的区域不是高熵合金区域,而是位于中熵合金和高熵合金的交界处,例如高温合金、非晶合金、不锈钢、中熵合金等更具成本效益。所以这一区域将会是未来材料发展的关键区域。

图7 合金材料的“性价比”


(2)开发高效率的材料研发方式

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、耐高温性能,耐磨、耐蚀性能,在许多领域均展现出了非常大的发展潜力。但高熵合金薄膜研究起步较晚,推进其工业化应用尚有一段距离。相较于传统的合金材料,高熵合金成分复杂;且性能与熵值不存在线性关系,无法仅利用混合熵设计出具有优异性能的多组分材料。然而,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那么如何提高效率也是推进高熵合金发展的关键问题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实现高通量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“高通量”技术呢?为什么它可以加速材料的研发进程呢?如果把合金材料比喻成海洋,开发新的合金体系比喻成海洋里各种各样的鱼(图8);从传统制备方法的角度出发,科研者就像是“垂钓者”,一次只能获得一个合金体系,这样“单次一个”的模式无疑降低了材料的研发效率。如果我们的科研者可以变成“撒网者”,单次可以获得多个合金的体系,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加快材料的研发进程。所以,高通量技术其实是一种并行制备技术,可以在单次制备的条件下,同时完成多个合金体系的制备,从而推动高熵合金的快速发展。

图8 从 “海洋世界”看“高通量技术”

高熵合金正处快速发展阶段,中国也已成为国际研究领域的重要力量。如今,高熵合金作为材料界的新秀吸引着越来越多科学家的目光。虽然有着许多需要亟需解决的问题,但这阻碍不了科学家们永不停歇的脚步。高熵合金,合金材料界的“新秀”,前景可待,未来可期,等着你们一起来探索它未知的魅力!



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70号  邮政编码:230022
高等教育分社:杨振宁  yangzhn@ustc.edu.cn  0551-63607216


内容简介

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很多就卡在材料方面。新材料产业是制造强国的基础,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。为了普及材料知识,吸引青少年投身于材料研究,促使我国关键材料“卡脖子”问题尽快解决,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特意组织了一批院士和材料专家,甄选部分对我国发展至关重要的前沿新材料进行介绍。《走近前沿新材料(1)/前沿科学普及丛书·新材料科普丛书》涵盖了20种新的前沿新材料领域新名词,主要包括信息仿生材料、纳米材料、医用材料、能源材料。所选内容既有我国已经取得的一批性技术成果,也努力将前沿材料、先进材料优势的智力资源不断引入国内,助力推动我国材料研究和产业快速发展。每一种材料的科普内容独立成文,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新材料的源起、范畴、定义和应用领域,并配有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和原创图片,让广大读者特别是中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了解前沿新材料。


目 录

200岁的“热电少年”——探秘热电材料的前世今生
超材料——真的能让你来无影去无踪吗?
当代“鲁班”的故事——揭秘道法自然的仿生材料
常温液态金属——自然界精灵般的材料
芯片材料——信息时代强有力的“心”
微纳机器人——于细微处见神奇
操纵光子的神奇材料——光子晶体
透明胶带中诞生的诺贝尔奖——奇妙的二维材料
纳米世界的碳材料——碳纳米管
石墨烯的“前世今生”
从活字印刷到纳米印刷
从哈利·波特的“复活石”到机体修复的再生医学材料
救死扶伤的神奇玻璃一生物活性玻璃
人类的健康卫士——生物医用材料
可逆的“光合作用”——神奇的光催化
环境净化之必杀利器——催化剂
质子交换膜——神奇的质子导电“高速公路”
合金材料界“新秀”——高嫡合金
会变色的纤维
光热转换—架起太阳与能源危机的桥梁


延伸阅读

研究透视:Science-共晶鱼骨高熵合金,多级裂纹缓冲效应
研究前沿:Science观点-结构层次设计-抵御高熵合金开裂
前沿透视:Nature-高熵合金-纳米析出强化实现强度和延展性同步提升
中国新材料研究前沿报告(2020):新型超高强度钢及其强韧化设计(二)
中国新材料研究前沿报告(2020):透射电镜的原位定量测试(二)
中国新材料研究前沿报告(2020):同步辐射光源与金属材料(二 )
中国新材料研究前沿报告(2020):谢建新-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
研究透视:Nat. Comput. Sci.-基于证据的高熵合金推荐系统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